乒乓球撞擊與摩擦概念介紹
- 千嵐 孫
- 2021年9月24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2021年12月20日
撞擊與摩擦的概念擊潰許多乒乓球愛好者,縱多疑惑無解的技術問題,也多半來自對撞擊與摩擦的概念含糊不清,進而延伸出來的,若沒有回頭找尋根源問題,解決問題,繼續堅持想往下學習更深的技術,往往學習者會發現,在學習上挫折頻頻,也總是發生徒勞無功的窘境,最後放棄學習。
但⋯其實⋯打乒乓球若能理解擊球原理,能幫助動作的協調發展,也能在打球過程,自己體悟旋轉變化的奧秘,許多乒乓球愛好者無法理解旋轉到底怎麼變化,其根源問題多半在於,對撞擊與摩擦的概念不夠清楚,因此,想打好乒乓球,玩樂乒乓球,撞擊與摩擦的概念不能輕易含糊就快速帶過,反而在此環節,需要更多點耐心的研磨,這會讓你的乒乓路更加多采多姿!😊
撞擊與摩擦基本概念介紹
乒乓球的旋轉是透過球拍與球的撞擊與摩擦所產生。
「撞擊球」由於在擊球時,用力方向指向球心,如下圖中,圖1所示,這樣的擊球發力方式,在瞬間可以給球ㄧ個最大的反彈力,從而使球具有較快的衝擊速度。
「摩擦球」由於在擊球時,用力方向偏離球心漸遠,如下圖中,圖2所示,這樣的擊球發力方式可以帶給球較大的離心力,從而使得球繞球心,具有較快的自轉速度。

以上兩種擊球特性,撞擊球與摩擦球在乒乓球技術表現中,最具代表性的動作莫過於是正手攻(撞擊)與正手拉(摩擦)透過正手攻的技術學習,能深刻體驗出撞擊球的感受,而透過正手拉(上旋球)的技術學習,能深刻體驗出摩擦球的感受,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力方式,產生極大不同的球質特性,是初學者進入乒乓球進階技術,必備認知與建構的關鍵概念,也是能否正確認知旋轉的關鍵要素,因此,釐清撞擊與摩擦觀念,才能打好乒乓球唷!很重要,非常重要,十分重要❣️
正手攻(撞擊) & 正手拉(摩擦)動作示範
以下影片是馬龍與張繼科在比賽前的熱身練習,前半段是正常速度版的正手攻與正手拉,後半段是慢動作版的正手攻與正手拉,為了方便比較其差異,將影片後半段後製為慢動作鏡頭,提供給各位參考,能注意觀看兩位選手攻球與拉球的擊球差別,區分得很明顯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