乒乓球技術中的正手擺短
- 千嵐 孫
- 2022年1月3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2023年12月9日
前言
「正手位台內短球」幾乎是最令每位選手感到頭疼的技術位置,由於它的位置離身體較遠,需要移動的距離也較長,腳步的快速啟動,加上小墊步微調重心再墊步上位,同時又得精確判斷來球,才能準確的到位擊球,如此細膩的動作細節,都需要在瞬間巧妙的結合並協調的融合完成,實在不容易,我想打過乒乓球的都有過這樣深刻的感受😅。
台內球技術由於空間限制,動作較小,主要依靠手部細小肌群的調節,將動作精巧的變化,更多的呈現在肉眼看不出來的身體裡,感覺與感受的東西經常更難被言語形容,這也是培養台內技術動作最難的環節,但有經驗,經歷過練習過程的摸索,在有效的練習引導後,應該都能感受到那獨特又特殊的手感。而擺短是台內球技術中防止被攻擊最重要的技術,也是攸關整體技戰術能否保持進攻優勢的關鍵,好的擺短技術能創造好的攻擊機會,讓技戰術變化更多元靈活。
一起來認識「正手位台內短球的擺短技術」吧!

正手擺短的動作要點
以下將動作環節分為四個部分說明,說明部分以右手 持拍者為例,左手持拍者動作剛好相反 。
(1) 預備動作與腳步移動:兩腳平行開立,比肩稍寬(可參考打乒乓球的預備姿勢篇);腳步快速啟動,向前方小墊步調整重心,接著向右斜前方墊步。
(2) 引拍動作:手肘彎曲約成L字型,置於檯面上方,雙眼注視來球,拍面微上仰45度,向右後上方引拍(微引拍距離),身體重心要隨腳部上前,略靠球右側,離球距離近一些,將力量更集中保持在身體中間(廣泛的理解與應用‘‘中間’’,例如:單塊肌肉中間、肌肉與肌肉中間,肢段間等等⋯)。
(3) 揮拍擊球:當來球彈起,擊球時前臂動作向前方球網方向延伸動作,擊球中下部至下中部位(如上方擊球部位示意圖),擊球瞬間出力向下向前快速摩擦製造旋轉,動作延伸較少,更多停留在擊球的瞬間。
擊球部位示意圖

(4) 還原動作,回預備姿勢動作。
正手擺短動作示範與練習
貼心小提醒🔔:
擺短除了動作到位之外,更重要的是判斷來球的質量,才能瞬間調節擊球相對應的拍面,稍微誤差都會造成失誤,或是不好(冒高)的回擊球,直接被攻擊,因此,擺短技術更多需要精確的判斷力與手上調節球的能力,很需要手感的技術動作,靈敏靈巧的手指觸感,能在瞬間微調已知的變化,這些都非常值得探索,邊練邊摸索就能知道其中的奧秘😊👍
コメント